![]() |
![]() ![]() |
聖脈叢書
|
![]() |
聖弟子的解脫心法(目前不出版) 為見苦、為離苦,以慈悲喜捨發心來。 [慈悲喜捨][四念住][出入息念與四禪定][證果次第][附錄一] |
![]() |
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(目前不出版) 完整介紹佛法的修行次第,包括慈悲喜捨、十二緣起、界蘊處、四諦八正道、四念住與七覺支等37道品。
解脫是沒有在家、出家之分的。能安住於當下,就能正見無常生滅,就能看到每一個動都是欲,都與世間取捨息息相關;就能知見苦不分彼此,知見世間只要有一眾生未離苦,這個世間就是苦。世間苦無法可避,只能離繫不動,安住當下,接受世間欲諍、見諍,回到原點,........(全文) |
|
![]() |
佛陀的禮物(目前不出版) 一切境界都是不可思議的因緣,來得無常,去得也無常。心量小,一切發生都沒有意義;心量大,一切發生都有導向。境界是「來」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。抗拒境界,境界變成壓迫;接受境界,境界變成禮物,甚至啟示。佛陀又名「如來」,如來如去,心回意轉,心廣境自闊。如是來、如是去,如是因緣、如是果報,如是體會,如是檢驗。(全文) 〔慈悲喜捨〕〔打坐的要領〕〔一口氣一步的經行〕〔一口氣禮佛運動〕 |
|
![]() |
禪修手冊(目前不出版) 內容有出入息十六勝行、五禪支如何對治五蓋,及出入息配合法作意的修行下手處。 生命是一種無所求的邀請與祝福!真的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!以這樣的心上坐,以這樣的心下坐。以這樣的心上坐就是打坐,以這樣的心下坐也還是打坐。行住坐臥都是打坐,行住坐臥都是廣結善緣。整個的六根入,無所求的邀請與祝福!整個的六根出,也是無所求的邀請與祝福! |
|
![]() |
滋養慧命---四食的正知正念 |
|
![]() |
古典佛教的乘願再來 介紹古典佛教乘願再來的精神,是不斷的喚醒彼此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,喚醒彼此內心深處的佛性。 華嚴經》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,傳說佛母摩耶夫人,『過去現在未來,如是所有無量菩薩,住最後身,於此世界,種種方便,示現受生廣大神變,我皆為母。』故事的涵意是人人都有佛性,每一個人都是母親,都懷孕著一位未生的佛陀。我們一呼一吸、一舉一動、語默動靜、行住坐臥都是在胎教,都在懷孕佛陀。 |
|
![]() |
佛陀的深愛—相看兩不厭 學習佛法的好處,成就什麼樣的人格、以愛來對焦.... ....象牙質地細膩溫潤,又富自然光澤,這尊雕像取名高拉蒂(Galatea),意為沈睡中的愛(sleeping love),經由雕刻師的鑿鏟琢磨,深淺刀並用,作品一天比一天,細密、圓渾、挺拔,雕刻時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感情,雕成後又每天柔情擁抱,最後,沈睡中的愛,竟然由沒體溫的雕像變成有體溫、風姿綽約的真人。 .......佛陀永遠看到眾生的可愛,永遠看到眾生的波羅密——最圓滿的去處。......(全文) |
|
![]() |
如何寫修行日記 寫日記有如對界蘊處的還原,是對過去六識取捨後的再整合,是由如夢如幻的觸境引力,再回歸重新觸境的單純、簡潔與平衡的張力。.......... 寫日記就是一直去感受心跟境的內外迴流,由已生看未生,由未生看已生。譬如雜念來自內心,未生對已生的拉入取相,彼生故此生。雜念有如塵埃,如影隨形,心到那裏,境到那裏;什麼樣的心,相應什麼樣的境。..........(全文) 〔寫修行日記的好處〕〔與善知識交心〕〔寫日記的態度與依止〕..... |
|
![]() |
走出生命走出框框 |
|
![]() |
無我相經 內容有國語版、台語版、英文版、及經文出處。 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什麼是我?什麼是真正的我?真正的我,實在是法;真正的我,實在就是愛。真正的歸宿,實在就是涅槃解脫。 |
|
![]() |
真愛無染---我們的未來 古代儒家講仁,一切問題從兩個人的關係開始。政治問題也是兩個人關係的延伸。找到真情,就前嫌盡棄。 夫妻問題比政治問題還複雜 人的感情有什麼顏色呢?真正的感情不需要偽裝!很多人會擔心兩岸問題,究其實,兩岸問題是不存在的!會有問題的只有「感情問題」,只有兩岸人民的感情問題。感情問題處理得好,什麼問題都好談;感情問題處理得不好,什麼問題都不好談。 |
|
![]() |
身體就是心之門 最前衛的科學 法國的一位哲學家說:一切問題出在你的身體,一切問題從身體的認識開始。 這句話是說,人對外界的認識,是以身體的覺知為度量衡的。對身體有覺知,才有認識;對身體沒有覺知,就不得認識。 這一派的哲學有看到了根本問題喔! 認識世間、認識生命、認識心,就從您對身體的覺知開始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