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佛 教 的 色 界 西元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大卿禪師開示於洛杉磯 1.佛教的色界(彩色世界)地、水、火、風、青、黃、赤、白、不帶欲染的,如旭日東昇的晨曦,如日落彩暈、如蒼鬱、如紫紅、如彩虹。 2.欲界一定是血淋淋的,如胎兒出生,如交媾見血,如飲食補血,如月事陳代。世間是物與類聚,佛法稱之「界相應」。 3.以交配為例,人道與畜生道要出精(刺激精卵)。鬼道、夜叉、四大天王、忉利天要出氣。燄摩天要相抱,兜率天要牽手,化樂天要相顧凝眸。他化自在天要驚鴻一瞥,梵天則無男女之欲。 4.心與境以界(相)為橋,見心即見境界之相,見境界之相即見心,心攀緣取著甚麼相,即生甚麼心,攀緣男女相即生男女心,有甚麼欲相,就有甚麼欲心相應。 5.世間相(男女、名利)有吸引力,則生世間心,不作意世間相或不為世間相所吸引,即生出世間心,生梵行想。 6.由梵行想依次第進入森林相作意,地相作意(有此生淨界),進一步生空無邊處相(此是由無所求的慈心作意配合,退一步海闊天空,一切歸零,重新開始所生),識無邊處(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,愛情是「一個世界愛上另一個世界,在一個寂然的夜,花開不為為開」)。 7.真正的愛情是無所求的花開,愛上你,就是愛上全世界,因為你是全世界的縮影,這樣的你如果有貪嗔癡,你就是愛上貪嗔癡。這樣的你如果沒有貪嗔癡,你就是愛上解脫。愛上貪嗔癡就是苦,愛上解脫就是寂靜樂。 8.欲界雖多彩,但離不了血,離不了有色眼鏡,離欲界更多彩,因為心更寂止,境更清明,不再有污染遮住萬里晴空,星星亮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