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 二緣起
1998
10/大卿導師開示於洛杉磯


我們今天講「十二緣起」,我們講過一次《大緣經》,這一部經是可以一講再講的。那講這個《大緣經》之前,我們先複習一下「四諦」。

「四諦」就是「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」;『苦諦當知當解;集諦當知當斷;滅諦當知當證;道諦當知當修』

「四諦」就是「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」。有一句很有名的話:『苦諦當知當解;集諦當知當斷;滅諦當知當證;道諦當知當修』。集諦就是這個當知當斷。「四諦」都有一個「當知」,「苦諦」是「當知當解」,「集諦」是「當知當斷」,「滅諦」是「當知當證」,「道諦」是「當知當修」。 

「知」是「直接地知道」,是「親身體驗的知道」 

這個「知」它的意思是「直接地知道」,等於是「親身體驗的知道」。好像打「禪七」的時候,我們常常說的「你有看到嗎?」,「知道嗎?」,「你看到了嗎?」,「你知道了嗎?」。好像我們說的「吸氣,看到!呼氣,知道!」,那一個「知道」叫「當知」!你看到身體痛生起,吸氣!你確定嗎?你確定嗎?你確定這是痛嗎?你確定是痛生起嗎?你確定痛是在那裡生起嗎?你知道痛生起嗎?你看到痛是什麼形狀嗎?你知道嗎?你知道痛是什麼形狀嗎?多大多小嗎?你看到嗎?你知道嗎?那個知道叫「當知」。 

「般若」的目的是這個「當知」 

        「般若」是智慧,「般若」的目的是這個「當知」。「知」的目的是「解」,「當知當解」的「解」,是「徹知」,「三果」以下都只是做到「當知」,都還沒有做到「當解」,那個「解」是「徹底的知道」,「四果」才能做到叫「徹知」,「三果」以下都只是「知」而已,還不算是「解」。 

只有一切依的棄捨,才有可能清涼寂靜!才有可能熱惱完全的止息! 

那「解」的目的,「徹知」的目的是為了「斷」,為了「棄捨」。這個「斷」是「棄捨」的意思。「棄捨」什麼呢?就是那個「集」,「集諦」那個「集」!「當知當棄捨」,這裡的「棄捨」是「完全的棄捨」,一切「依」的棄捨。也只有一切依的棄捨,才有可能清涼寂靜!才有可能啊!才有可能完全沒有熱惱,才有可能熱惱完全的止息!剛剛講的這是經典上一字不漏的定義,一字不漏,完全照經典原文翻譯的。「般若」的目的是「知」,「直接的知道」,是徹底、完全的知道,叫「解」,中文翻成「解」也有翻成「遍知」,其目的是為了「斷」。 

『凡有集法,皆有滅法』;世間的「苦」是建立在這個因緣的聚集,一種無明或者無知貪愛的造作,所以有種種苦 

另外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『凡有集法,皆有滅法』。這裡的「集法」就是「集諦」的「集」,「滅法」就是「滅諦」。世間的苦是建立在這個集,那種聚集,因緣的聚集,一種無明或者無知貪愛的造作,所以有種種的苦。總括一句,如果要講「集諦」的話,通常總括一句「五取蘊苦」。這個「集諦」是「當知五取蘊當斷五取蘊」,這個「斷」是「棄捨」的意思。因為「斷」這個字是大乘佛教不喜歡用,我們就不要用「斷」而用「棄捨」,因為「斷」實際上是個翻譯的字,所以我們對這個字不能抓得太緊,因為都是翻譯。 

「內觀」就是「超越一般的看」,是能夠看到「世間的真相」 

不管是大乘還是原始佛教通通是翻譯,很多字你一抓緊就麻煩了;最近很多人問我:「什麼是內觀?」他們說:「怎麼好像每個人講的內觀都不太一樣?」「內觀」也是翻譯,它原文也沒有內的意思,「內觀」是vipasana,就是「超越一般的看」,超越一般的那種觀察事情。我們只能從它在用法上在實修上,它到底在做什麼事?實修上這個「內觀」是用在「能夠看到世間的真相」! 

世間的真相是「無常、苦、無我」!「無常 、苦、無我」是三個世間的特性 

世間的真相是什麼?是「無常苦無我」!「無常苦無我」是三個世間的特性。中文翻譯實在是很容易讓人家誤解。因為這裡講的這三個相,這個相它又是翻譯的,它的相的原文是跟無相的原文是完全不一樣的。這麻煩了,你看「無相」的「相」是nimita,三相是lakana,差那麼多根本不同一個字,也不同一個意思那麼無相是不是沒有「無常無我」這不是完全的誤導了嗎!為了這個翻譯,實在是讓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因為我們講無相又講「無常無我」是三種相。「無常無我」是世間的特性,叫lakana,差很多,而nimita不是這個意思,無相的相不是這個意思。 

「無相」的相是『不論看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內外、粗細、遠近、好壞,都是看事情的一個角度』;「無相」就是不要有這種取角

「無相」的「相」是指說:『不論你看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內外、粗細、遠近、好壞,那都是你看事情的一個角度』只是一個角度。譬如你去感受到一開始是個「可意」,你就生一個「樂受」,有樂受你就開始起想,起一些聯想,你受想就連在一起。這樣子所引伸的那種看法,它不是很純淨的直接的知道,這一種叫相,叫無相的相,那無相就是不要有這種取角。一種補救的方式就是vipasana,就是去看「無常無我」,也可以說是「如理作意」,「根本作意」。「根本作意」的意思就是你凡事都看到「無常」,一般的內觀,都跟「四念住」連在一起用。但是「四念住」它通常用的字也不是內觀,它是用正念的「念」,就是說在「四念住」的時候,就會很自然回去看到,就會起這個觀。 

無相的相跟「無常、苦、無我」三相的相,它們的原文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;所以讀經,「要用體會的」 

這裡面最重要的那個『』要會分別,無相的相跟「無常、苦、無我」三相的相,它們的原文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,這個誤會可大了,所以讀經,真的要去用體會的。不要看到一個字就跟人家辯論老半天,結果變成一個很可笑的爭論,很荒謬!我們經典上的翻譯,真的是有很多很容易讓人誤解的地方,你如果知道一點這些關鍵的字,很多事情就會清楚很多。 

『做到苦諦當知當解就是阿羅漢』,「緣起法甚深」 

光是一個「苦諦當知當解」,如果從中文看,覺得沒有什麼,中文的「苦諦當知當解」有什麼稀奇?『你光做到苦諦當知當解你就是阿羅漢了』。這個「解」是「徹底的知道」,連「三果」都還沒做到。 

『緣起法甚深』的意思是「因為眾生都愛樂心繫阿賴耶」 

這就是我們為什麼《大緣經》裡講「緣起法甚深」,一開始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報告說:「這個『緣起法』看起來很淺白嘛!很淺白啊!怎麼老師講的這麼甚深?」這個「甚深」的意思是說「因為眾生都愛樂心繫阿賴耶」。 

「阿賴耶」就是人的內心最喜歡窩藏的地方,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窠臼,是內心深處抓得最緊的那個東西

「阿賴耶」就是人的內心最喜歡窩藏的地方,阿賴耶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窠臼;內心深處抓得最緊的那個東西。阿賴耶就是那個喜馬拉雅山的拉雅,你看喜馬拉雅山那個字叫喜馬拉雅,那個拉雅就是阿賴耶,拉雅前面有個阿音就是阿拉雅,喜馬拉雅就是雪山,雪山就是雪住的地方,喜馬拉雅山的中文直接翻譯就是雪住的地方,雪深居的地方,好像講深山,就是雪住的深處,就是雪堆得很深很厚的地方。這個阿賴耶就是形容那一種深居,形容人性的那一種糾葛,最深層的地方。 

「要去觀察苦,看苦,瞭解苦,認識苦,要超越一切的看,要看無常,看苦,看無我」,這是「出世間法」的角度 

眾生就喜歡這個,這個很迷人的,很迷人的!它是無窮無盡的誘惑,真的是很難看清楚,很難看得清楚!像我們修行方法講說「要去觀察苦,看苦,瞭解苦,認識苦,要超越一切地看,要看無常,看苦,看無我」,這是「出世間法」的角度。而所謂的「世間法」的角度就是「心理學的角度」,就是要去分析原因,這個苦是有原因的,你可能沒得到社會上足夠的尊敬,你可能沒有一個好的職業,沒有好的夫妻生活,沒有好的成長環境。就去分析原因,當知道了原因,就可以適當地解決。世間法就是會分析這樣子的原因,所以要去看原因,肚子痛要知道肚子痛的原因,頭痛要知道頭痛的原因,心情不好要知道心情不好的原因。瞭解了原因,就可以想辦法把那個原因作適當的引導,問題就解決掉了。 

所謂表相就是都在分析我們的習慣、業力,而這樣的分析沒有導向法 

世間法比較看這一種無相的相,就是表相。一般心理學在分析的,在佛法看來都是表相,所謂表相就是都在分析我們的習慣,分析我們的業力,因為這樣的分析沒有導向法,它都是在分析過去,或者分析我們的認知能力。比如說「認知心理學」、「行為心理學」或「發展心理學」,這些都是分析我們人的過去,它是沒有目的地的,所謂的心理學沒有目的意思是說,它沒有告訴我們人類生存的目的,只是研究什麼是人性。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瞭解什麼是人性?即使瞭解了以後,你還是不知道人性的目的。人性的目的是什麼?比如說心理學對性的看法,對性生活的看法,對愛情的看法,它不太容易跟宗教一樣的,不太容易。所以心理學比較是在分析無相的相,分析那個相,相到底是什麼?那佛法講的是「無相」,而且這個「無相」它本來就「無相」。 

唯一能看待事情的角度,就是「無常、苦、無我」這三種相;只要不是從這個角度看,你怎麼看都看不清楚,看不透 

「無相」的意思是說本來就沒有辦法這樣看的,本來就不能夠這樣看待事情。唯一能看待事情的角度就是「無常、苦、無我」這三種相。這個相是lakana的相,不是nimita的相。只要不是從這個角度看,你怎麼看都看不清楚,看不透!怎麼看怎麼分析都沒有用,因為你怎麼分析原因呢? 

你有你的立場,你有你的利益,我有我的立場,我有我的利益,大家的利益重疊了就在一起,不重疊了就分開,這就是世間 

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你有你的立場,你有你的利益,我有我的立場,我有我的利益,大家的利益重疊了就在一起,不重疊了就分開,世間就變成這個樣子。你說心理學要分析什麼?它能夠分析人際不合的原因嗎?它能夠分析人與人不合的原因嗎?那分析出來的結果是什麼呢?『諸相非相』!分析出來的結果是『諸相非相』,這個『諸相非相』的相就是nimita的相,就是無相的相,不是「無常無我」的相。 

只要不是建立在「對苦諦的直接的知道」,只要不是導向「凡有集法,皆有滅法」,就永不安穩 

那真的是分析來分析去,你都會覺得「唔影也沒影」(台語),真的這樣嗎?心理學講的當然有它表面上的道理;但是只要不是建立在「對苦諦的直接的知道」,很徹底的瞭解,只要它不是導向「凡有集法,皆有滅法」,只要它不是它就永不安穩。就像丹麥存在神學家奇克果,他二十幾歲唸神學院的時候,跟他的女朋友求婚,女朋友也答應了,他們是戀愛的,結果呢要結婚的時候,奇克果突然發現「我比我太太大一千歲!我比我太太大一千歲!」,這兩個人實在是沒有辦法在一起!但是人就是很奇怪,年輕的時候大家都是好色,都是看美色,直到真正要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「這實在是無法相處的!」。 

我們會想跟人家在一起,都是因為有距離,有距離才會想在一起,那沒有距離在一起不在一起都一樣 

奇克果沒有辦法想像「怎麼在一起呢?」,因為通常我們會想跟人家在一起,都是因為有距離,有距離才會想在一起;那沒有距離,在一起不在一起都一樣!因為我們有距離才會想把他拉在一起,當拉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「那個距離是沒有辦法跨越的」。 

「距離是沒有辦法跨越的鴻溝」 

當拉在一起的時候,才發現「距離是沒有辦法跨越的鴻溝」,一千年的遙遠!一千年的遙遠!怎麼拉都不能拉,所以這個人是絕頂聰明,他就終生不結婚,他就守於宗教的研究。 

「你結婚也不對,不結婚也不對」,「結婚也會後悔,不結婚也會後悔」,「結不結婚都會後悔」------「世間無解」 

所以奇克果很有名的一句話,他說:「結婚也不對,不結婚也不對」,他說:「結婚會後悔,不結婚也會後悔」,「結不結婚都會後悔」,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「世間無解」!他這是一種看破、看透!他真的是說出很多人的心聲啊!結婚也不對,結婚會後悔,這是很多人發生的!不結婚也不對,心裡老是覺得怪怪的,好像一件事沒有完成一樣! 

「世間無解」!結不結婚都後悔那怎麼辦呢?就是要看破!就是要看透! 

結不結婚都後悔那怎麼辦?就是要看破!就是要看透!就是怎麼做都不對!在世間怎麼做都不對,這就是世間!這個東西怎麼去分析?你說用心理學去分析奇克果小時候的成長背景,他父母怎麼對待他?他父親跟母親間的關係如何?分析這個分析不出來的!分析出來的原因也是諸相非相!好像是又好像不是。分析奇克果的心理,他為什麼會下這種結論?為什麼他會跟他的新婚夫人講這樣的一句話?他沒有講,是心裡面想的,這種話講出來會傷人的!他是在自己的日記上寫的,說「我大她一千歲」。用心理學來分析他為什麼講這句話,分析出來的原因都是「諸相非相」!真的是「諸相非相」! 

佛教很特別的看法 ------「世間建立在苦上」 

佛教有很特別的看法,就是「世間建立在苦上」!世間啊它很不圓滿,不圓滿是因為世間一定有「五取蘊」!一定有對這個「名色」的抓取! 

只要我們的心還住在這個世間,還要在這個世間得到安身立命之處,還要在這個世間得到心理上的一個安搭,心理上一個安適的的居住,那就是苦。 

只要我們的心還住在這個世間,還要在這個世間得到安身立命之處,還要在這個世間得到心理上的一個安搭,心理上一個安適的的居住,就像我們一般的通俗心理學講的「自我完成」、「自我發展」,這樣子在佛教的看法都是比較偏向於「心是住在世間的」。你還有一個自我要去發展,還有一個自我要去完成,那還是「心住於世間」。 

只要有個自我發展自我完成的心,那就是苦。 

只要有個自我發展,自我完成的心,那就是苦!因為再怎麼樣的發展完成都是落入這個無相的相,就沒有辦法「諸相非相」,沒有辦法跳脫「苦的束縛」!

 

 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