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快樂嗎?
 大卿導師  主講‧ 2001.01.14洛杉磯


  剛剛想了幾個題目:一個是上帝快樂嗎?佛陀快樂嗎?一個是修行怎麼契入?一個是六根知量,一個是再談慈悲喜捨!不管是什麼題目,我要講的內容都是一樣的。 

  第一個是上帝快樂嗎?佛陀快樂嗎?當你看到你深愛的人在受苦,你會快樂嗎?佛陀深愛著眾生,當他看到眾生在受苦,他會快樂嗎?如果佛陀和眾生的生命裡面有一條臍帶,然後所有眾生的苦難,都流到他的血液裡面去,那佛陀會快樂嗎? 

  我想佛陀是不快樂的!上帝也是不快樂的!我們平常為什麼不這樣講呢?因為這樣講會嚇跑人家,會讓人不喜歡修行,說如果修行變成像佛陀這樣子:世間的苦難都流到他的血液裡面去,這樣子是快樂不起來的。你深愛的人在受苦,你如何可能快樂!如何可能快樂?基本上是不可能的,除非他們不是你深愛的人,只要他們是你深愛的人,他們在受苦,你如何可能快樂?所以由此推演:佛陀是不快樂的!上帝也是不快樂的。我們說:「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」,你如果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,你如何可能快樂?怎麼可能快樂?快樂緣何而生啊!一般人都說世間就是追求快樂,為什麼要這樣子苦哈哈的?為什麼要這樣子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,這樣子對世間又有什麼好處? 

  悲心就是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,就是去問佛陀快樂嗎?佛陀深愛著眾生,他看到他深愛的眾生在受苦,而且是受極大的苦,他會快樂嗎?那是一種收縮!你看到你深愛的人在受苦,你的身心是一種收縮,而那個苦又那麼大,那個收縮只能小而無內,因為你如果還有的話,你就跟著受苦了!如果你的反應不是大而無外的話,你又開始受苦啦!佛陀雖然不快樂,但是他也沒有受苦,因為他小而無內,他不能有,他有,他就要在收縮中受苦,他的反應也不能有,他的反應必須大而無外,不然他也會受苦。他沒有小而無內,他一定受苦;他沒有大而無外,他一定受苦。因為他深愛的眾生在受極大的苦! 

  從苦諦入手就是說:我們想,上帝快樂嗎?佛陀快樂嗎?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,能快樂嗎?我們從我們最深愛的人開始,我們最深愛的人包括自己,一開始練習,可以從自己、從自己最深愛的人開始。可以是你的父母、子女、可以是你的同修,我們看到他在老苦、在病苦、在死苦、在愛別離苦、在怨憎會苦、在求不得苦、在五蘊熾盛苦、過去受苦、現在受苦、未來受苦。讓各種畫面自由的流動,沒有遮障的、沒有壓抑的,如實呈現在我們的內心,我們看到我們的身心在受苦,收縮、膨脹,把每一個自己深愛的人的苦放在心裡面,一直放著,這樣就是從苦諦入手。從悲心入手,從悲心契入。 

  看到苦、見到苦就看見苦的集,看到苦是一種業,苦是一種業力!看到苦是怎麼聚集。已經苦了,已經很苦、很苦了,自己深愛的人已經很苦了,看到他的過去、看到他的業力、看到無明、看到欲貪、看到業力的聚集、看到自己願意是過濾一切業力的法身、看到自己願意變做一座世間苦難的過渡橋樑,看到自己隨時隨地把世間苦難放在心上,看到自己乘願而來,看到自己願意重新皈零,看到自己願意從今而後「只有法、沒有我」,看到自己除了法身以外,什麼也不是;看到自己是乘願再來的法身,隨時隨地的看到,願意將自己每一個細胞,變成法的化身、願意將自己的身口意,變成法的身口意,願意將自己的六根觸境,變成法身的觸境、變成戒定慧、變成解脫法身、變成解脫知見法身,這樣的一種隨時隨地的願,就是慈心、就是從集諦入手。 

  隨時隨地將自己深愛的人的苦難放在心上,過去的、現在的、未來的,隨時隨地看到苦的源頭,看到苦的聚集,願意歸零,願意歸一,願意乘願再來,願意把三寶放在心上,這樣就是從苦諦、集諦契入。願意感覺世間的苦難,願意感覺自己深愛的人跟自己之間有一種精神的臍帶,願意讓他的苦難流進自己的血液裡面,願意將自己喜心的、無條件正面對待的血液,迴流入他的身心裡面,讓他的苦難流進我的心。讓自己的喜心、無條件的正面對待、放鬆柔軟的心,流進對方的身心裡面。在心裡面不斷作意放鬆柔軟、不斷作意欣賞,帶著連最不可意的事、最不可意的眾生都可以欣賞的心,迴流給自己深愛的人。 

  願意將感恩的心:感恩「曾經有過、現在仍有」的造就,成就現在的自己,成就現在的自己能夠無條件正面對待的這一種情懷,這一種心量,願意將這種心量,願意將這種情懷,迴流給自己深愛的人。願意用學習的心,學習每一個觸:可意觸可以學習,不可意觸也真的可以學習,無條件正面的學習每一個觸境,願意將這樣子的心,迴流給對世間不可意抗拒的苦難,迴流給自己深愛的人的身上。願意將自己的慚愧心:一種來自在這個世間的受用,遠比自己付出多的那一種慚愧心,迴流給自己深愛的人身上,願意接受自己深愛的人的身上的苦難、血液裡流動的不寂靜,願意去感受他身心的不安,願意將自己最寂靜的心,透過自己的六根觸、透過自己的身口意,迴向給對方,這樣就是從喜心契入、從滅諦契入。願意將自己與三寶同住的心、願意將自己三寶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心,迴向給自己深愛的眾生,迴向給自己深愛的世間,這樣就是從滅諦契入、從喜心契入。 

  接著就是從道諦契入、從捨心契入。這個捨心、這個道諦也要從六根知量開始,要從六根的平等心開始,從知道就是不知道開始、從聽到就是沒有聽到、從看到前景就看到背景,前景跟背景要等量齊觀。我們能看到的、能聽到的、能知道的永遠是表相,永遠只是前景,背景深不可測啊!背景有過去種種的業力,有你的、我的、他的、一切眾生的業力,錯綜複雜,一個牽連一個,怎麼扯也扯不清。簡單說當然都是無常、苦、無我,實際上也是無常、苦、無我,我們能看到的、能聽到的、能知道的,非常的有限!對方的一句話、對方的一個行為、甚至對方的一個念頭,都是諸相非相。這個諸相非相,意思就是說:看到前景就要看到背景,乃至看到跟前景一點都不像的背景。一切的對待都要離開對象,不要讓別人成為自己貪瞋痴的對象,也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貪瞋痴的對象。 

  每一個人真的都想要解脫,真的都想要離苦得樂,只是他不知道路、他不知道方法、他不知道要領。每一個人都需要空間跟光線,我們唯一能幫忙的是給彼此空間跟光線,唯一能做的是讓他看到:他有足夠的空間跟光線,我們幫助他看到下一步,幫助彼此看到彼此的下一步。路是要自己走的,牽手也只能牽一、二步,你扶他起來,不能扶他一輩子。不要讓自己或別人成為自己貪瞋痴和五蓋的對象,願意在一切對待中學習絕待,願意深信只有絕待,沒有對象,一切都是為了讓空間跟光線進來這個對待,沒有一絲一毫想改變對方的心,只願意指路,願意告訴對方路在那裡?願意告訴對方空間在那裡?我們有什麼選擇? 

  不成為彼此的對象,就是從無相契入,願意六根知量,不猜測對方的動機,乃至不猜測自己的動機,一切都是不知道,知道就是不知道,我們知道的只是一個現象。有人稱讚我,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稱讚我;有人批評我,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批評我。我們知道他稱讚我,我們知道他批評我,但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?有人對我好,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對我好;有人對我不好,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對我不好,我能夠知道的是他真的對我很好,我能夠知道的是他真的對我很不好,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對我很好,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對我很不好,我只能絕待,我只能永遠不對人不好,永遠對人好。因為我的依止是三寶、我的依止是法、我的依止是四無量心、我的依止是慚愧心。 

  對方!我能知道對方嗎?我能夠知道的對方,永遠是我體驗的對方,我體驗的對方永遠是自己。因為對方也不一定能體驗對方,就是他也不一定能體驗自己,除非他有在體驗,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,有時候我們猜測的對方,他自己都不知道,而那樣的猜測,卻讓我們受了很多苦,然後這個苦又迴向給世間,這叫做白白受苦。有時候我們批評一個人,甚至說他一直在否認,問題是他真的不知道,那你卻一直想要批評他不知道的東西,這樣就會白白受苦。我們能不能體驗對方?當然可以體驗對方,但是我們體驗的對方永遠是自己:自己的對方,不是他的對方。 

  對方能不能體驗我們?當然可以!他能體驗的我們,永遠是他的我們。每一個人都能夠體驗別人,但是我們能體驗的別人,永遠是自己的別人;別人也永遠能體驗我們,別人能體驗的我們,永遠是他體驗的我們。因為我們彼此之間,都可以有一條精神的臍帶,只要我們深愛著對方,臍帶裡面的血液就一直在迴流,一直在流來流去,我們可以感受到對方的苦,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對這個苦的迴應,我們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樂,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對這個樂的迴應,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切的苦樂都是苦啊!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對這樣的一種都是苦的迴應,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對這樣子的苦的一種迴應,是不是無對象、無條件、無所求的愛,這樣就是捨心!這樣就是道諦、這樣就是六根知量。 

  苦諦就是從自己生命最內在深處的痛處下手,從這個最痛的地方下手。我們人很容易麻木,很容易麻木!所以有時候就是要從痛處、從這個最痛處下手,從自己最深愛的人的苦難下手。讓那個相現前,讓那個相在內心深處燒滾,真的是燒滾啊!滾燙的苦難啊!那一種剝皮的苦啊!這個苦一定會讓你痛得醒過來啊!這才叫做從苦諦下手。你不但是痛得醒過來,而且會愛上這個痛、感謝這個痛、深愛這樣的痛,因為覺得自己非這個痛不可,非這樣的痛不能痛醒過來啊! 

  集諦下手就是一直看到自己,真的是過去一切的不如法通通過去,自己只是法身,乘願再來的法身,面對一切的業力,只有願力,很單純很單純的願力,無量無邊的單純的慈心,一點一滴的業力都不放過,一點一滴的業力都變做慈心、都變做願力,這樣就是從集諦入手、從慈心契入。 

  看到苦覺得,已經不能更苦了;看到業力覺得,不能再造業了,不能繼續這樣的輪迴了!真的看到狂心不歇!真的看到歇即菩提!真的願意停下來,停啊!讓自己不斷追逐的心停下來。開始放鬆、六根放鬆、六根柔軟,以一個感恩的心、學習的心、欣賞的心、慚愧的心,來面對一切的觸境,來觸這一切的境都是世間的終點,願意把一切的觸境都看成世間的終點,願意把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看成世間的起點,願意綿綿密密的作意,願意再小再小的觸境,都願意正面對待。觸境不管大小、不管可意、不可意,通通無條件的正面對待,這樣就是從喜心契入。 

  不要把任何人包括自己,當成自己貪瞋痴的對象,一切只有法的對待,一切都是絕待,一切都是知道就是不知道,一切都是說話是為了不說話,一切的聲音都是為了寂靜,一切的塵埃都是為了導向,這樣就是從道諦契入。 

  不管是從苦諦,從自己的最痛處入手;從集諦,從自己的願力、從自己最單純的慈心入手,或者是從自己無條件的正面對待、從自己的六根柔軟放鬆入手,或者是從六根知量、從無相入手,都是要精進不放逸啊!跟四神足一樣,這樣的四諦的用功要精進不放逸,四神足每一個神足都是精進不放逸,才叫四神足。欲神足要精進不放逸、勤神足也要精進不放逸、心神足要精進不放逸,觀神足也要精進不放逸,不是只有勤神足精進不放逸。從四諦契入,從慈悲喜捨契入,能夠在慈悲喜捨裡面轉向自在,能夠在苦、集、滅、道裡面轉向自在,只要這個心念有一時一刻一分一秒,有一個剎那不在精進裡面,就表示自己對法不很熟悉,就表示自己聞思不足,表示自己的心相當的僵硬不靈活。 

  法是非常活潑的,不管是什麼毛病,法都可以對治,直到你就是法身,直到沒有毛病可以對治,這時候才能夠說:「法亦可捨,何況非法」。願新的一年,大家對法更熟悉、更精進!願意新的一年,真的把世間的苦難放在心上,願意相信這個世間沒有愛,沒有深深的愛,你活著就沒有意思!願意去感覺自己所愛的人真的在受苦,即使現在他們是在歡笑,即使現在他們是在遊戲,他們是在受苦的。願意讓自己的心打開,願意讓自己的內心有更多深愛的人,願意這樣來莊嚴自己的生命,願意讓自己的生命裡面充滿著愛,充滿真正的愛! 

  苦難的鏡頭真的隨時隨地會在內心裡面燃燒,敢讓它燃燒嗎?那真的是會痛得醒過來,你真的沒有辦法放逸,沒有辦法!不然你說人就是麻木嘛!人真的好麻木啊!你動不動就沒有感覺了,動不動又跑進自己的身見裡面去,躲在自己的防空洞。身見真的是防空洞啊!而外面的觸境真的是剝皮、轟炸啊!你不得不躲啊!你會覺得自己真的不得不躲,不然的話那個真的像空氣污染一直送過來,那個苦難的相一直流進來,你就只好說:個人生死個人了,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業力,我管不了那麼多!但是你真的讓那個苦難放在內心深處,你會感覺那種燃燒,感覺到那種痛!痛! 

  你看我們都在避苦、一直都在避!打坐盤腿苦啊!趕快放腿,實在受不了!這樣子受苦要做什麼?其實那個只是世間的一個縮影而已。不只是世間的縮影,是你自己苦難的的縮影,你還有很多身心的苦,你根本不願意去面對,你只是說那個是不會發生的,我不會容許它發生的,如果一旦發生,我也有辦法的,何必杞人憂天呢?還沒發生的事擔心作什麼?現在不是杞人憂天!現在是要會用那個相,讓自己醒過來,不然的話自己真的是昏沈啊!消沈、昏沈!沒有那個心量去接受自己的苦難,沒有那個心量去接受眾生的苦難、世間的苦難,然後也沒有那個心量打開自己的心,讓自己的心充滿愛啊!所以真的自己的生命,活得半死不活的,沒有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光,沒有感覺到自己生命的熱!沒有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力道!沒有力道!寧願自己就是:『啊!我就是平平凡凡的眾生』,我也寧願讓自己的生命跟一隻水中的魚沒有兩樣、空中的飛鳥沒有兩樣。 

  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能充滿活力:需要法!不然的話當你充滿活力的時候,又變成很掉舉、很沒有目標。而沒有活力的時候,自己又真的是很消沈,很灰心!這個世界太容易讓我們灰心!太容易讓我們絕望!太容易讓我們很沮喪!真的很沮喪!覺得沒有希望,一點希望都沒有。覺得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,只能活在自己身見的世界裡面,還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閒,享受自己的清閒和快樂。 

  所以我們有時候真的是要讓世間的苦難:已經發生的、未來可能發生的,都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上。這樣子的一種取相會有很大的幫助,等於是說我們的起心動念,都從這個苦,從這個最苦的地方開始,從這個不能更苦的苦開始,不能更苦的苦!我們從這裡開始的話,一切都可以正面的對待,因為已經不能更苦了,但是反過來我們如果不從這個最苦的開始的話,那我們有可能更苦!因為我們就沒有真的去面對苦。所以我們日常生活裡面很多的觸境,我們就是不願意轉,就是沒有辦法把不可意觸看成可意觸,就很容易不耐煩、很容易不順心、很容易失去喜心、很容易失去慈心、很容易失去捨心。 

  但是,我們如果把那個最苦的相放在心裡面,你就會覺得:平常很多事情都可以正面對待的,反而聽起來是蠻弔詭的、但是它真的有這個作用。因為已經從最苦的地方、從最痛的地方開始,它不能更痛、更苦了!而我們的內心竟然容得下這樣的苦難相、容得下這樣燒滾的相,那你的心量基本上,一出發就大起來了!這是從苦諦入手的好處在這裡。一般人很容易對我們所講的法,不太能夠接受,因為他們很害怕這個東西,真的害怕!幹嘛要這樣子!因為我們人就是說:就把它忘了,不要去記得那個事情,好不容易才忘了,你又要把它記得。但是它就是真的很好,它真的是痛,它真的是痛,很痛、很痛! 

  你說很多人為什麼不敢愛,因為他怕痛!愛真的會痛。但是你的生命裡面不敢愛!你愛就會痛啊!你愛就會痛,你真的深愛,你就會痛!有些事情是你沒辦法不愛的,有些事情你明知道這個東西可以愛,你又不敢愛,生命也沒有什麼味道啊!生命要有味道要敢愛,敢深深的愛!敢絕待的愛!然後只要你還不是法身,你就一定會痛,而這樣子的痛是一種洗滌、是一種淨化!有時候覺得愛是一種煉獄,煉獄啊!苦啊!但是它可以開,可以打開內心的不空!不然的話你怎麼練習?你沒有這個苦諦你怎麼開始啊?你真的會很容易很好、都很好,幹嘛要修行?這個也好、那個也好、大家都很好,為什麼要修行?真的敢愛!你會覺得愛是很幸福的,會覺得內心裡面充滿深深的愛,那種感覺真的是很好。 

 

學生:導師剛剛有提到說:我們看到我們所愛的人,現在即使在歡樂、是很開心,我們也要看到他是在受苦。我剛剛比較沒有辦法這樣去想,我只是想到他在快樂之後,會去感受到那種苦,但是在當時的苦,請導師再開示。 

導師:當時的苦是他沒辦法寂靜,他事實上靜不下來,他就是有不安。看起來快樂,其實「諸相非相」。我們講的那個苦是「諸行是苦」的苦,那個「行苦」一直牽制著他,不管他看起來多麼的快樂,他都在行苦的包圍籠罩裡面,都在分別「我、我所」的苦裡面,他從來不曾離開過那個「我、我所」的行苦。 

學生:佛陀面對他深愛的眾生在受苦,也快樂不起來,他之所以不受苦是因為做到小而無內、大而無外,請導師再開示。 

導師:因為當你深愛的人在受苦,你的身心一定是收縮的,然後你對收縮的反應,一定是收縮到底的膨脹。如果你不想收縮,你在收縮的時候就會受苦;你收縮的時候有抗拒,那在膨脹的時候也會受苦。唯一的方法就是小而無內、完全通透,完全沒有抗拒:只是開、只是打開、只是一直開。在修行的過程,這個開的過程也會受苦;佛陀已經証了,對境界完全沒有抗拒,已經小而無內了,佛陀不再受苦,但是那個也不叫做快樂,他只是開,不是快樂!佛陀的心境,絕對不能用快樂形容的,因為那不可能是快樂的。你深愛的人在受苦,你的反應不可能是快樂的,不可能! 

         所以佛陀或者是上帝,他們絕對不是住在快樂裡面,至少不是世間人想像理解的那一種快樂。也許有人把它稱為解脫樂,但那個絕對不是快樂,只能說是解脫,不能說是「樂」。「快樂」!這很奇怪的!你不可能enjoy眾生的受苦,你不可能enjoy的,不可能的!你怎麼隨喜啊?他這麼苦你怎麼隨喜啊?你只能開啊!你只能小而無內,就是開!就是以更大的心量來接受這樣的苦,而且是感同身受,只是說今天這個身受的身,它已經是無量無邊了,他不得不無量無邊,你只要還有一點邊,你就受苦,你一定受苦!因為那個血液它真的是流來的,就像一條小河的東西,它一定送進大海,今天大海不是說沒有覺受到小河流的東西,它不是沒有覺受到,只是它太大了!汪洋大海! 

         比如說油輪漏油,附近整個海域的眾生都一定受到傷害,一定的!大海能容受千萬河川,它是非常的大!假設說這個大洋比太平洋、大西洋加起來還要大五十倍、一百倍,當然他可以吸收消化。不過局部上,它那個東西還是受苦的,只是說他對這個苦的態度,他是完完全全小而無內,完全就是消化它,不是說沒有那個苦,怎麼可能不苦呢!所以他也不可能是快樂的!一個一百倍於太平洋的大洋,它在接受一個油輪的漏油,他不可能是快樂的,不可能啦!你只能說它絕大部份還沒有污染的地方,一直用寂靜一直迴流給這個海域的污染,一直迴流過去、只能這樣子,但那不叫做快樂,是不是? 

         假設說佛陀是一個懷孕的母親,而胎兒有一個先天性的疾病,他一直送出那個血液、一直送出那個荷爾蒙、一直送到母體身上來,母體也感到那個不安,你感到那個不安,你不可能是快樂的,因為你感覺到胎兒的不安,你感覺到了!很清楚的感覺到那個不安,你感覺到不安,怎麼是快樂的呢?怎麼可能是快樂的呢?不可能!你只能心一直接受這個不安,一個母親在懷孕的時候,他只能一直感受這個不安。那佛陀的感受正是那個母親對胎兒的感受,對胎兒不安的感受。好像一個胎兒,胎死腹中、他要死了!那懷孕的母親,他如果比較敏感,他一定感覺到的。那佛陀跟眾生的關係,就像母親跟胎兒的關係,一模一樣的,我覺得是一模一樣的。 

學生:在面對收縮膨脹完全接受時,悲心就會自然出現,如果沒有悲心出現,就表示我們還是在抗拒,是否可這樣檢定? 

師:對!因為你會痛的,你的過程一定有痛,而且會有燒灼感,你深愛的人在受苦你不可能沒有燒灼感,除非你是解脫者。我們一般人都是把它忘了、或者是轉移注意力、甚至告訴自己:不要杞人憂天!就一直迴避它、不斷逃避這個問題。 

學生:老師說的小而無內跟大而無外是一體兩面,當你通透時,這兩個東西就合而為一。 

導師:對!  

學生:我們用小而無內跟大而無外兩句話,其實它的方法是先收縮,到最後就再打開,變成無所不包,就是心包太虛、大而無外。 

導師:一開始一定是小而無內,我們面對這個世間的實相一定是收縮的,你沒有辦法一開始就大而無外。因為世間的實相就是苦諦,你面對苦諦一定是收縮的,就好像給火燒到,你不可能一開始就膨脹的。火燒身體,不可能一開始膨脹的,一開始一定是收縮的。收縮就不得不小而無內,你要先不得不小而無內,不得不什麼都不是,因為你不得不除了法以外什麼都不是。今天你說你深愛一個人,結果你的愛卻不是無所求,這樣說不過去。做不到無所求,你就沒有資格說你深愛一個人,你沒有資格說那個叫做愛;事實上你就是有所求,那個怎麼叫做愛呢?那個不叫做愛,那個叫做欲望。 

我現在講的是愛,不是欲望。我現在講的是:即使是很純很純的愛、很單純的無所求的愛,你都會受苦!不是說無所求的愛就不會受苦。有所求的愛是注定受苦,而且是一開始就受苦;無所求的愛它不是一開始就受苦。因為是無所求的愛,心完全打開讓對方的苦難一直流進來,你不得不感覺到那個苦,你沒有辦法沒有感覺到那個苦,因為那個不安、對方那個強烈的不安,一直傳導過來。由於你對他的愛是無所求,一開始真的沒有苦只有滿滿的愛;因為在還沒有去觸的時候,沒有苦。但是你愛他,等於你一直關心他的存在,而他的存在一直展現出來的是苦,你就一直感受到那個苦。 

學生:請問什麼叫做苦滅的方法?苦如何止息?因為世間的苦一直都存在! 

導師:第一個就是自己要乘願再來、自己必須是乘願再來的法身,願意對待業力,自己已經沒有業力的遮障了,起心動念沒有業力的束縛,這個沒有業力的遮障就是零,皈零、無所求。這個皈零是無所求、無對象、無條件,這叫慈心。你一開始就要有慈心、百分之百的慈心、然後百分之百的喜心、百分之百的六根柔軟,整個都是開放的。你面對苦諦,你要有集諦、要有滅諦、要有道諦,通通要具足。只是說在下手的時候,你可以先在集諦上用功,你可以先在滅諦上契入,或者在道諦上契入都可以,但是這幾個都一直在互相加強。 

對四諦,沒有辦法截然分開。當然我們現在是分開來講,好像說一開始就要慈心對待,面對苦難就是慈心,而且是純度百分之一百的,純度百分之一百都會受苦,所以它還需要集諦、還需要滅諦跟道諦,純度百分之一百的慈心,你都還會受苦,因為你還沒有通透、你的身心還沒有空,這只是開始而已!很多人說:慈心了怎麼還會受苦?還會受苦!因為那個苦難一直流過來,那是燒灼!那是在燒滾的東西!因為你深愛著他,所以你願意為他受苦,你真的願意說:把你的苦難全部讓我來擔!你就感覺到那個苦了,你就開始收縮了,你的身心會收縮的。 

你沒有自己的苦,不是自己的苦,是他的苦在你的身上燃燒!你看到一個人在受苦,尤其是你最愛的人,你真的會想說:將你的苦轉移到我的身上來!我不要看到你受苦,我看到你受苦,比我受苦還要難過。有沒有過這種感覺?這是無所求的哦!真的無所求!因為你深愛著他,你那時候的作意就是會這樣子:我看到你受苦,比我自己受苦還難過喔!所以我願意讓你的苦難一直流過來,我願意承接你的苦難,但是你開始承接的時候,你不可能不苦的,而且是很苦很苦! 

當然世俗的話是說疼痛是不能替代的,你怎麼可能替代我的疼痛;我現在是講那種內心的感覺,你不能否認這個內心的感覺,那種內心的感覺真的是我看到你受苦,比我自己受苦還難過,那種內心真的不忍,那種不忍,真的好難過!雖然用世間法是說:我的苦痛你怎麼可能分擔呢?我的死你又替代不了!但是那種感覺,就是我就是不忍,真的不忍心!那是無所求耶!我沒有要從你身上得到什麼,我講無所求意思是這樣子。就是說我真的願意讓你的苦難通通在我身上發生就好了! 

所有的殉教士就是這種心理:他寧願自己受苦,寧願自己殉教,因為他可以隱遁、他可以這條路不走了,但當他決定選擇殉教畤,他態度就是這樣子。就像耶穌可以逃他不逃,蘇格拉底可以逃他不逃! 

學生:所以基督教聖經提到說:因為上帝這麼深深愛世界,願意把他獨生的兒子為世間捨命,那就是上帝深深的愛! 

導師:對!所以上帝不可能快樂的。 

學生:請問師如何說生命是苦? 

導師:生命是苦就是說:這個世間一定有「我、我所」的紛爭的苦,不然就解脫了!你沒有解脫就是苦。解脫的意思就是說:已經超越生死了。超越生死就不苦了!但是你只要在生死中就一定是苦,你只要沒有解脫就是苦,你只要在生死中你就是苦。所以很簡單一句話:「佛陀是不快樂的」!一般人都是在抓一個快樂的相,抓一個他很快樂的相,佛陀怎麼會很快樂?佛陀很快樂的話那就是掉舉了!耶穌基督不可能快樂的,我不相信耶穌基督是快樂的,上帝不可能是快樂的,他怎麼可能快樂呢?他看到那麼多眾生在受苦,他快樂緣何而生?無從生起的!你頂多就是小而無內、大而無外,那個東西不能叫做快樂,那個不能用快樂來形容的,因為快樂一定是有痛苦的才叫快樂,苦樂是相對法。 

你說生命都是快樂的,問題是生命不是都是快樂的,好!那生命就是有苦有樂嗎?對!生命有苦有樂沒有錯,但是就實相來講,你有苦有樂就是苦啊!我以前常講說,你有十個小孩,九個都很快樂,一個在痛苦,夠了!夠了!你說我九大於一,所以我很快樂,不可能的!世間不能讓你這樣子用數字量化的,不可能的!十個小孩你都深愛,你有九個小孩都很健康、都很快樂,一個小孩非常不健康、非常痛苦,你不可能快樂的,不可能的!何況世間的實相不是九比一! 

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