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正道
大卿導師開示於
1998年元月19/台南同修家


師:世界上有幾個佛陀?

生:一個。

師:不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嗎?一切佛陀和阿羅漢都是遍一切處的。

生:請示老師,阿羅漢在欲界天?

師:阿羅漢不在欲界天,他是遍一切處的,如果在欲界天就要輪迥了。

生:已經出三界?

師:阿羅漢只存在於虛空界、法界,不在三界中。在三界中自己是泥菩薩過江,還能渡人?

生:請問老師很注重戒律嗎?

師:八正道就具足了一切戒、定、慧。譬如正語: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,講話要考慮到五種條件:慈悲、柔軟、時機、場合、以及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。做到這些,就是守戒了。正語是一個很好的戒,正志就是金剛經所講的善護念,都是戒,如此語根、意根就都守戒了;意根正了,語根正了,加上身根也正,就是正業,這就是戒。

做到這幾個解脫的根底就很夠了,很夠解脫了,佛教徒沒有幾個真能做到身口意清淨的。所以不須去看什麼菩薩戒,所有的菩薩戒歸納起來不外乎就是身口意清淨,沒有一種戒能夠超越身口意清淨的,不用那麼複雜,落實去做就好了。佛法就是四諦八正道,八正道就已經具足了戒、定、慧。很多人喜歡問比丘戒跟菩薩戒有什麼分別?修行有沒有持戒注重戒律?其實有了八正道,就都具足了。

生:解脫不分出家、在家嗎?

師:解脫是不分出家、在家的,每天都要吃,都要拉,都要穿衣服,都要睡覺,都有六根有沒有知量、睡眠有沒有知量、飲食有沒有知量的問題。出家人跟在家人有什麼分別?出家人忙法會,在家人忙賺錢,忙法會不等於在法上用功,忙賺錢也不等於不在法上用功,唯一能分別的是誰比較有時間可以專心修行的問題。

生:臨終的時候是隨業力、習氣?還是願力、念力呢?

師:這些都是一樣的,你的業力就是你的願力。不需要去分別,我們每天都可以做迴向,那就是我們的念力跟願力;每天都有臨終,睡覺之前就是臨終。能夠照顧到睡前的最後一念,就是在練習這個,我們每天都要練習觀睡前最後一念。

生:請示老師,在深山或在娑婆世界修行,哪個比較能考得出成績?

師:這跟你的能耐有關,在深山的考驗較少是事實,如果能經得起多觸,當然在娑婆世界成就比較快。要有觸境,才能知道自己經不經得起考驗,否則很多事情在知見上覺得自己不會抓取,可是一觸到境界就過不了關了。所以每一個境都是照妖鏡,每一個鏡都在磨練你,如果把每一個境都當成考試的話,就比較容易有成就了。到深山裏面修行,也有知見的問題,八正道的問題,如果沒有通過考試,下了山也一樣,不堪誘惑的

生:如果長時間沒有被誘惑,那個種子是否就沒了?

師:就是所有的器官都老化了,也不見得種子就沒了。只要看得見、聽得見,知見沒有改變,誘惑還是存在的。

生:修行是否就是收攝跟節制,讓行不再相續?

師:如果只是收攝、節制,那還只是世間法,譬如說你是一個相當規矩的好人,但是這樣還不是出世間法。

生:要把不可意境轉成可意境,比較不容易起嗔?

師:對。只是這樣還是技術層面而已,一定要有正知見,要知道為什麼要把不可意觸轉成可意觸,把可意觸看成不可意觸;如果沒有正知見,就無法做到轉念。

 

生:因果是不是相對論呢?今世是這樣就代表了前世是那樣?

師:昨天就算是前世了;因果當然是一直連續下來的,但是又會有新的業緣,以及加上一些別人的因素。

生:是否此生遇到逆境,就是上輩子所造的業?

師:今天有人罵你一句話,是因為上一輩子你罵他一句話?

生:對,是相對論。

師:是相對的嗎?那第一句話是誰先開始罵的?這樣子的推論就無止盡了,沒有道理;你今天生了個小孩,是因為這個小孩上輩子生你?

生:如果今世生的兒子很孝順,就是來報恩的,如果生了不孝順的孩子,就是前世欠他的?

師:那你前世為什麼會欠他呢?是因為上上一世他欠你嗎?

生:冤冤相報。

師:那第一個是誰欠誰?一開始到底怎麼一回事?如此你就沒有辦法推了,一定要有一個開始,誰先開始的?這樣子的因果論都沒有一個開始。這種沒有考量新的業緣的論調,就叫宿命論。佛教的因果論是新業、舊業一直交織著,很難去分析的,只能好好的面對當下的生命,去接受、承擔,不論對方怎麼對待我,我們都可以慈悲喜捨,這樣就好了。

 

生:老師覺得懺悔很重要嗎?

師:懺悔之前你要知道佛法是什麼,懺悔才有用,否則懺悔沒有什麼意義。懺悔當然很重要,但是沒有正知見就無從懺悔。

生:假如遇到了逆境,是不是要懺悔前世做錯了事?

師:你只懺悔那種因果論,都不曉得第一個是誰的,你對誰懺悔呢?那並不是真正的無相懺悔。懺悔前要先有正知見,要無相懺悔,不要用因果的宿命論懺悔,否則怎麼懺悔還是因果論,還是宿命論,而不是緣起論,都不是佛法。如果用宿命論懺悔還不如去基督教懺悔,向天父懺悔!

生:解脫者是否一定要克服所有的恐懼,才能夠證果?

師:克服恐懼是有階段性的!我們有一個同修,不敢出門,不敢在外面走路,頂多只敢走到巷口,不敢上高速公路,不敢坐飛機,不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,別人要出門,他就說:你們都沒有恐懼嗎?你們不怕出門,可是我怕呀!不過你們害怕的東西我可能不怕。恐懼就是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五蘊熾盛苦、生老病死苦,怕得癌症、怕得愛滋病、怕得不治之症、怕痛苦、怕死亡,就是這樣,只能歸零,一直還原,還原到看清楚裡面的那個怕,看到內心有恐懼就是一種苦。

 

生:爬山的時候,旁邊是斷崖,很怕跌下去。有必要增加爬山的次數去練習克服恐懼嗎?

師:先針對愛別離苦、生老病死苦,這些才是根源,其他的都不是。

生:如果我們還有很微細的恐懼,就沒有辦法解脫?

師:剛開始能夠一分解脫,先見法,就很好了!先品嚐一時心解脫的滋味,你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,都活在恐懼裡,去品嚐一段時間內,完全沒有恐懼的感覺;去品嚐剛打坐完,或者剛經行完的感覺,那種死而無憾的感覺,多品嚐這種感覺,會多相信解脫的可能性。曾經有五分鐘的解脫,就會相信有解脫的可能,不一定要有五個小時的解脫才算是解脫;有五分鐘解脫,就會覺得這時候死了,也心甘情願。你一天裡面有沒有那樣的時段?去把那種感覺找出來。為什麼會有那個感覺?那就是解脫的滋味、涅槃的滋味,要先去體會這種滋味。

曾經有一段時間,內心完全沒有恐懼,就會覺得解脫是可能的。不要一直說我現在沒有用功修行,沒有解脫的機會。找原因沒什麼用,因為因緣很複雜,沒完沒了,所以不需要去找原因,要先見法,然後積極去做慈悲喜捨;不要再去分析恩怨情仇,因為統統過去了。做一個你不認識我,我也不認識你的人,那才是全新的人,才會有法的喜悅。真正的喜悅從這裡開始,那是種完全的歸零,完全的重新開始,多好!

 

生:阿羅漢是解脫者嗎?為什麼要分初果、二果呢?

師:看解脫者的程度,他內心的寂靜也有差異。同樣是海,有大海、小海之分。

生:阿羅漢還有貪瞋癡嗎?

師:證了初果,我慢就已經斷的差不多了,二果則更少一點,三果只剩相當微細的我慢,而四果阿羅漢,我慢已經完全斷了。

生:我外出了七個月,終於感受到所謂的放下了。八年來的婚姻生活很痛苦,現在的感受卻很輕安,好像什麼事都可以放下了。繞了一大圈的煩惱,現在才知道原來可以這麼簡單,那就是放下。

師:因禍得福,如果你先生對你很好,你也不會有這種感覺,這就是世間啊!

生:假設今世聽聞到佛法,認真的修行解脫道,那這一世就可以解脫嗎?

師:當然!

生:可是釋迦牟尼佛不是三大阿僧祇劫才解脫的?

師:一個念頭就是一世了。這一生就包含了三大阿僧祇劫,看你要不要去面對每一個念頭而已。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個生死,怎麼沒有三大阿僧祇劫?你從早到晚有多少個念頭?什麼叫生死?就是你的念頭。念頭的生、滅就是生死,不是指這個肉體是生死,如果肉體是生死的話,那就是以色為我,就是說色蘊是我的。佛教講念力,不是講色身,所以不能夠以色身的生滅來算劫數。要算劫數,要講念頭的生滅,而不是色身的生死。

生:有位師父問我,你一個剎那看到幾個念頭?他的意思好像是指一個剎那就可以看到幾百個念頭。

師:那個就不叫一個剎那,一個剎那就是一個念頭。你看到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剎那,每一個人的剎那時間不一樣,剎那不是一個客觀的單位,它是主觀的單位。

生:每個人的剎那時間不同?

師:對。你只要昏沈就沒有剎那;如果昏沈了好幾分鐘,你連個念頭也無法看到。

 

師:如果有人問我們是否有西方極樂世界?答: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涅槃,只有涅槃才是極樂。反正就是一個葫蘆,什麼寶貝都可以把它收到這個葫蘆裡來,這個葫蘆就是四法印,『諸行無常、諸行是苦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』。涅槃就是常樂我淨,常樂我淨不是諸行有為法,是無為法,所以不違反諸行無常,只有無常是真常,只有涅槃無為法是寂樂,只有無我是真我;徹底看透常樂我淨的名相,沒有一種常比無常更常、沒有一種樂比涅槃更樂,超越有為法的對待才有極樂可言。

生:生、老、病、死是常?

師:常就是無常,看你對無常的解釋是什麼?六祖壇經怎麼解釋無常?什麼是佛性?無常。無常就是佛性,

生:老師覺得打坐很重要嗎?

師:打坐很有幫助沒錯,不過那都是階段性的,到了某個階段,做到上座下座打成一片,打坐就不重要了。

 

師:心跟境界一直在迴流,因為心一直在取相,取相的時候,用呼吸推拿它,相自然會慢慢柔軟,柔軟後會形成一種迴流,那個迴流同樣又會推拿。等於心在推拿境,而境變成一種相,那個相你又繼續推拿它,它又會推拿回來。就像你對別人微笑,別人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麼笑,但是他也會對你微笑一樣。

生:就是一種互相迴向?

師:同樣的境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取相,所以沒有什麼境或相。金剛經講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,我們用台語翻譯成:「你若看到有影無影,你就看到如來」。都是有影無影,因為所有的相都是在「是其所不是,不是其所是」。因為所有的境都一直在過去,所有的相都一直在過去。當你說你若見諸相,那個相就已經過去了。

生:它是已生已滅?

師:對。

生:它不會過去是因為我們繼續抓那個相?

師:對。你抓的是記憶裡面的相,它已經不是原來的相了。你看到一個很美的女孩子,那個美只是你的取相,她不一定很美,而你第一眼的印象跟你看第二次又會不一樣了。你看了她一眼,取到一個相,其實那個相不是她本人,是你所想像出來的。你就是看了第二眼,那也不是第二眼的相,看了第三眼那也不是第三眼的相。不過,前面所看的相很難抹滅,第一眼的相會一直留著,甚至於你還會去找第一眼的相。看了第四眼發現其實已經跟看第一眼的相不一樣了,但是你卻還在找那個相,尋伺你第一眼的相,但問題是你第一眼所取的相摻雜了很多自己的想像喔!

生:對呀!

師:其實那時你已經沒有看到了,在她身上已經看不到你第一眼的相了,只是你不知道,還要再尋伺那個相、還要再拼湊那個相、還再要排列組合那個相,還不相信第一眼所看到的相,只是個加上自己很多想像的假相罷了。

生:所以是自己一直有續,那個相才一直延續下去?

師:對。

生:其實那是已生已滅,它已經滅了,可是我們沒有讓它滅,趨樂避苦,知味不知患。我們只是在享受自己的想像,在追求想像的味,而那一個人正好提供我們想像的空間。我們只是在找一個想像的材料,所謂的美女只是提供我們想像的材料而已,美女即非美女!想蘊很不可靠,可是,我們卻常被想蘊帶著走。

師:所以想蘊熾盛就要靠想蘊來轉,就像可意想要用不可意想來轉一樣。

生:這樣想蘊就能止息嗎?

師:先平衡,然後再捨。先平衡的意思,就是經文上講的「於可意生厭離想,於不可意觸生不厭離想,於非可意非不可意生俱捨」。事實上在可意觸時生厭離想,之後還是需要再捨,厭離又捨。因為所有的想都是拉扯,好像我們眼根觸到可意觸後生厭離想,厭離想就是去看可意觸帶給你的拉扯;任何可意觸是個拉扯、不可意觸是個拉扯、非可意、非不可意觸也是個拉扯。所謂拉扯的意思就是它把你的注意力拉去了,讓你不得一心,讓你分心,讓你的心不能安住,所以都是拉扯。

生:去看那個苦?

師:對。看到那個拉扯是苦,你才願意放下,否則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拉去了,被拉了還拉得很高興,只知味不知患。好像你看到一個很吸引人的東西,但卻沒看到你的眼根被拉了,你在被拉扯的過程都是不知道要停下來,因為那個拉力的吸引力很強,把你吸過去了。譬如有人罵你,它是不可意觸,但是你卻不願意放:怎麼這樣子罵我?怎麼這樣子罵我?因為不可意觸本身有很大的拉力。不只是可意觸有拉力,不可意觸也有拉力,非可意非不可意觸也有拉力。假設有個人走過來,不是可意觸,也不是不可意觸,但你就會很好奇的想去看看,他穿什麼衣服?他想做什麼?選舉季節候選人宣傳單經過,他是哪一個候選人?這就是無聊、攀緣的拉力。沒事情也要看,看東看西的,六根就是不肯停,眼根就這樣尋尋覓覓,耳根也尋尋覓覓,沒有值得你注意的聲音,但是你卻要去注意,這就是耳根的攀緣。

生:所以會被拉是根本作意沒做好?還是沒有安住?

師:都因為沒有做到親近善知識,沒有正思維,沒有根本作意。有親近善知識就不會被拉,真正在聞思的時候,也不會被拉。親近善知識本身就是個吸引力,聞思正法也是吸引力。很多人心情不好,聞思經典後整個心就靜下來了;很多人心情不好,親近了善知識,心情也會靜下來。所以只要進入八正道,就不可能被拉扯,被拉扯都是因為脫軌、脫線,脫離八正道了,脫離法次第了。你只要一進入法次第,就得到某種程度的安止。所有的法次第都導向一心,真的不再分心了。分心就是注意這個,又要注意那個,就變三心兩意多心了。認真去體會一心一意跟三心兩意所看到的世間,真的很不一樣。

生:請示老師,是不是我們看到了,取得平衡之後,就捨了?

師:它自然會導向捨,你取得平衡以後,比較容易看到它的分別。一般人都是知味不知患,只看好處,不看壞處,或者只看壞處,不看好處。譬如說你遇到一個不可意觸,你只看它的壞處,心就會被拉下去了,很容易變消沉。沒有看到不可意觸也有它的滋味,它的滋味就是照見自己的愛著、礙著。能夠見境即見心,就是它的味,能夠看到這個不可意觸是境,照見自己內心的不安止,還得感謝這一面鏡子呢!問題在於能不能明明白白的去觸可意觸與不可意觸。

 

生:請示老師,所謂的一心就是回到很單純的狀況嗎?我早上刷牙的時候,發現自己一直在想其他的事情,沒有很專心在刷牙的動作上。記得我小時候刷牙好像不會想那麼多事情,是不是就是要很單純、不去擔憂未來,只是專心刷牙就對了?還是要經常作意無常、苦、無我,對眾生慈悲喜捨呢?

師:不一定要一直想到眾生,因為這樣子是分別,分別我跟眾生。我就是眾生啊!你把自己的身口意照顧好、六根守護好,自然就善待眾生了。不要刻意去想「名色」以外的眾生,因為只要自己真正走在法上,跟眾生沒有分別。自己走在法上,自然就是善待眾生,不要一直有『我要善待眾生的念頭』,如實走在法上,自然就善待眾生,因為我就是眾生,就會有種『眾生活在裡面,不是活在外面』的感覺。我常常用母親去世的那種感覺當例子:我覺得不必再有一個外面的母親,因為她不在外面,她在我心裡面。外面的母親不在的時候,她只能在裡面。以前如果講,母親常在我心,那是假的,因為她是在外面;現在她走了,所以母親在我心裡面復活了。

 

生:布施可以捨慳貪?

師:對。但要有正見,沒有正見不能捨慳貪,可能只會增加愚癡。

 

生:參加十日禪感覺很好,可是返家後舊恨新仇又來。

師:因為正見不夠。十日禪能加強正知正念,所以對於舊恨新仇更敏銳了,要斷要靠正見。靠正見、正志,不能只靠正念。正念的基礎建立在正定、正志,正志就是正思惟。

生:是正見不夠的原因?

師:正見、正志、正語都不夠。

生:不過,正語之前一定要有正思惟呀!

師:對,還要有正勤。你要有正勤才能夠降伏那些惡念。四念處只是在琢磨細的,粗的一定要靠前面的部分,要靠正見、正志、正語這些。前面的慈悲喜捨作意要很夠,然後才能歸零。你不一定要對別人慈悲,但至少不要起貪瞋癡,這比較容易一點.;就是要能先離,離也是一種捨;你不一定要慈悲,等空間拉出來了,再想慈悲的問題。因為我可以不對你不好,為什麼要對你皺眉?為什麼要罵你?那麼辛苦!離開就好了。對方可能說你不慈悲,不過,至少自己做到了不對別人不好。把空間拉出來!常常這樣練習,就會對別人好,那種想對別人好的心,自動會出來,很微妙的。

生:請示老師,所謂的閉關五年、十年,也可以跟外面動態的修行方式有相同的結果嗎?

師:那只是個可能性,歷緣對境還是不夠,因為你三大阿僧祇劫就在那些念頭中生滅而已。歷緣對境的念頭生滅,那才是活生生、火辣辣的三大阿僧祇劫;起瞋的時候、緊緊抓住的時候,就是那種燃燒的感覺,還有什麼比這個更三大阿僧祇劫?就像同修有一次在共修會上說,覺得自己現在就是活在地獄裡;還有什麼比這一種地獄的感覺更活生生的?你還需要死後才去感覺地獄嗎?坐立不安、睡不著、緊張,這就是活生生的三大阿僧祇劫在磨練你、考驗你。

 

生:我星期三晚上去共修,說了一些心得,感覺好像把自己的貪瞋癡散播了出去。

師:講的時候,要儘量觀呼吸,才不會把貪瞋癡散佈出去。練習看看能不能在講的時候觀呼吸,如果能觀呼吸,口齒會比較清晰。

生:我有一個矛盾的想法,在還有很多貪瞋癡的時候,就希望別人認識我。

師:只要有貪瞋癡,沒有人能認識你。

生:可是我沒辦法很綿密的觀呼吸。

師:可以先練習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觀呼吸;在自己講話前先觀一口氣:講話時是吸氣還是呼氣?說完話,是吸氣還是呼氣?慢慢的在說話的前後注意到呼吸,這樣就算觀呼吸了。

生:我沒辦法觀到醒來第一口氣。

師:那就看第二口氣,就是這樣練習;凡事都有後面的那一步,反正就是試試看,不管能看到第幾口氣,還是要持續練習。

生:我還是觀不到

師:那就去看睡前跟醒來的第一念跟最後一念。睡前要唸一個法印,從唸那個法印中入睡。譬如唸:吸-無常,呼-寂靜;在吸-無常,呼-寂靜中入睡,就會確定最後一念是什麼了。如果心情不好,就唸:吸-苦,呼-無我。如果睡前感覺有貪念,就唸:吸-無常,呼-寂靜。

生:就是知道昏沈的時候,念頭到底是在無常,還是在寂靜?

師:對,至少不離這個就可以了,初步上做到這樣就算成功了。沒有做別的,沒有想別的,就是想:吸-無常,呼-寂靜,這樣比較簡單。不要在胡思亂想中進入昏沈入睡,要在法作意中昏沈入睡;不需要弄得太困難,只問要或不要。只要依照法次第,沒有什麼是困難的,因為法次第它是符合科學的,所謂科學的意思就是可以重覆,可以進退,做不到就退一步,因為我們一定可以做到其中的一個進度,這就是科學。

生:請示老師,我們是否可以觀察到進入昏沉時的那一個剎那?

師:你可以觀察到昏沈之前的念頭。

生:觀察到就進入昏沉了?

師:對,這樣可以縮短昏沈時間。進入昏沈就是休息了,就是說你沒黑白想,這樣就是修行。如果在昏沈時胡思亂想,黑白作夢,那不是修行;昏沉了而所想的都是法,沒有黑白作夢、胡思亂想,那就是修行。不要問太多為什麼,要問自己做了幾次?

最近我們台北有位同修的先生,腎功能衰竭需要洗腎,她一直問我:這是什麼因果?我說不用問因果,只問你迴向幾次就好了。已經衰竭了還要問!每個禮拜洗三次腎,還要問這個做什麼?好好的迴向就好了。真的要問就問迴向幾次,甚至這個也不用問了,好好的用出入息迴向、推拿,不要再苦上加苦啦!不要說我看他在受苦好難過,難過對他是沒有幫助的,只能積極的做迴向。

生:請示老師,病痛算是業障嗎?

師:改變不了的叫業障,能改變的就不是業障,這是最簡單的。不要再去追究業障從哪裡來,好好的做慈悲喜捨就可以了。

生:不需要跟怨親債主懺悔嗎?

師:不曉得冤親債主是誰,怎麼懺悔呢?沒有對象,如何懺悔?有了病痛,要懺悔還不如迴向,只能用慈悲喜捨跟他推拿,用慈悲喜捨來教他,不然冤親債主怎麼原諒你?對方沒有學會慈悲喜捨,可能原諒你嗎?

生:就是把我們學佛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?

師:對,如果他充滿了貪瞋癡,怎麼可能原諒你?『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』。只要沒有慈悲喜捨,就沒辦法降伏怨親債主。惟有用法、用慈悲喜捨,否則燒幾個紙錢就能騙他?世間那有這麼便宜的事情。

生:所以才要學佛,把慈悲喜捨修的更好,也懺悔不要讓新業再起。

師:新業不是用懺悔的,要走在八正道上。

 

生:請示老師,在四禪中可以完全寂靜嗎?

師:阿羅漢才能完全的寂靜。四禪的寂靜要看是誰的四禪,是阿羅漢的四禪?還是凡夫的四禪?一開始要先做無相心三昧。

生:依照九個次第嗎?

師:一開始用思惟的,再來才作意。思惟就是聞思正法,確定方向與原則,然後再依循根本作意;聞思正法就是去思考什麼叫世間的男女、財貨相等等;男女、財貨相就是指男女感情跟物質上的得失問題;心要會轉啦!得就是失,失就是得,有的人離婚了,海闊天空,有的人不離婚卻也只是藕斷絲連。所以世間的東西,得就是失,失就是得,看你怎麼取角而已。


大卿導師開示於1998年元月20  於台南同修家法談 

師:「有」和「沒有」各有它們的好處和壞處,最重要的是我們會不會欣賞?會不會利用?如果有錢有閒,卻不知道好好利用,又有什麼好處呢?你會利用你的資源嗎?有了一個東西,我們可能會受到它的束縛,沒有了那個東西,可能就不會受到束縛。「有」有「有」的用處,「沒有」也有「沒有」的好處呢。 

生:請示老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,練習尋、伺、喜、樂、一心

師:也是練習慈悲喜捨。

生:可是我每次練習到最後就沒有了。

師:是尋、伺之後沒有?還是一心之後沒有?

生:尋、伺還沒做好,就散亂了。

師:再尋伺,沒辦法尋伺就再去聞思。進不了就退。沒辦法繼續尋伺,表示聞思不足,目標、方向、進退次第不清楚;很多事情想太多沒有用,倒不如乾脆只想佛法就好了,佛法也不須想得太複雜,佛法就是四諦八正道,就是這樣而已;不管顯教、密教,都是在講四諦八正道,這就是萬法歸宗,百川匯於大海,而四諦八正道就是大海。佛法最容易的下手處就是去認識這個世間就是苦,因為認識苦,就能看到世間真的需要柔軟,需要用慈悲喜捨來對待。越會計較,對方也更會以計較來迴向。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對人不好;你對人不好,別人相對的也對你不好,到最後就知道真的沒什麼好計較的,只可以對人好而已。暫時沒有空間對別人好,就先離境,只要我們能做到三個月不曾對別人不好,我們的自信心就出來了,這就是很好的界。有自信三個月內不對人不好,三個月內不曾對人說一句不好的話,三個月後就會感覺精神不一樣,呼吸也比較順了。

這是有次第的,先要好好尋伺,先能善巧的尋,透過慈悲喜捨,也就是八正道的第二項正思惟,正思惟就是正其意。意根正了,尋伺就比較得心應手,因為所有的念頭都不可能離開正思惟。想要看那個未生、未滅的東西,基礎就在善尋身口意的前行:身行、口行、意行。身行是呼吸,意行有受有想,口行是內心對話的尋伺,常常觀照諸行來去,看到身行、口行、意行的對應回流,完全放鬆柔軟,完全接受欣賞,心行流動、零阻抗地體驗。

你的心靜得下來嗎?心靜則眾生靜,心靜得下來就沒有內外、遠近這些問題了;心靜不下來,問題在於不安跟衝動,衝動是內還是外呢?其實沒有什麼叫做內、外,都是在那裡啊。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一些根本的名相,譬如說五蘊是什麼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是什麼?蘊是什麼?蘊有那十一種形相?都要知道它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內外、粗細、遠近、好壞………,要學習用法去看事情,整個思惟要大革命,看事情不再看內、外,不再看高、低,不再看好、壞,不再看遠、近;什麼叫做遠?什麼叫做近?那都是我們的取角;如果真正深觀五蘊的無常,是沒有內外、沒有遠近、沒有粗細、沒有好壞,只有無常、只有苦、只有無我。無常是內還是外?慈悲喜捨是內還是外?法是沒有這些問題的,靜不下來才是問題。 

生:請問老師如何走在八正道上?

師:要多聞思、學習經典,另外就是去親近跟你有緣的善知識。聞思的部分,一種是自己去閱讀經典,另一種是親近對經藏很深入,而且確實有實修的善知識。佛教大部分經典是翻譯的,不是很容易了解,即使看得懂,也不一定知道怎麼照著修。譬如六祖壇經說不思善、不思惡,可是有幾個人真正做得到不思善、不思惡?很多人都沒有看到世間真正的問題是沒有知苦見苦,而不在於善惡;你如果感覺世間的問題是善惡,就會在這個問題上纏繞,轉不出來,沒辦法看到背面的真正問題是世間本來就是苦;如果你看到世間是苦,心就會靜下來,靜就會變成一種光明,把苦融化了。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從四諦八正道開始;四諦第一個就是講苦諦,苦諦即世間的真相就是苦。要真的去了解、去接受、去承擔,而不只是去想它的對錯,因為那都是一種見解、見諍,見的相爭,就像一開始我們也有一個見諍,說這個見解有我、那個見解無我,都是爭。 

師:沒事情時可以打坐得很舒服,有事情就坐立不安了,甚至內心會有恐懼,取相不安穩,而且也沒辦法取後相,後相就是取相之後再變化出來的相,又叫「似相」。不敢取後相的原因,就是因為慈悲喜捨做不好,沒經過慈悲喜捨的洗禮,所以沒辦法繼續取後相,也不敢做根本作意,不敢看無常。慈悲喜捨做好,才能進一步安穩的作法印作意。慈悲喜捨是很微妙的,打坐的時候,它會形成一個保護網,好像有護法神在旁守護,那是很重要的,否則你的內心會有恐懼,因為作四念住,內外的隔閡會不見了,你就會害怕。那種內心的恐懼,一定要靠慈悲喜捨的力量來支持,內心才有辦法安穩起來,心安穩了才可能作無常觀,作無常觀之後,後相才會出來,才會增益,才能讓你安止在相上。  

師:世間的八正道跟出世間的八正道不一樣,出世間的八正道一定是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。剛才說的那些名相要很清楚,如果不清楚就不可能作好正知正念,作正知正念之前,法印作意也要很清楚。整個都要依遠離、依離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。徹底了解這些名相,才能了解真正的佛法。我們共修會強調慈悲喜捨,有人說慈悲喜捨不是佛法的特色,不是不共外道的殊勝法。其實共不共外道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下手處,慈悲喜捨是下手處,出入息念是下手處,慚愧心是下手處,接著就是依遠離,強調把佛法融入世間法、不修四念住,或只修四念住、佛法融不入世間法,都是落兩邊,徒增我慢的對待而渾然不覺。 

 TOP